瀏覽單個文章
Lisa Hsu
*停權中*
 
Lisa Hs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55
類似題材,伊朗片「女人花」Leila(1996)表現就比「發條橘子」Clockwork Orange(1971)好太多了。討論社會問題的電影,只要導演一失手,就會淪為「為反對而反對」,「發條橘子」正是給我這種感覺。至於女人花所提出的問題:把欺壓弱勢婦女,當作道德的一部份。不知台灣有幾個老觀念守舊份子,敢誠實面對?

並非詆毀老片,只是實話實說,不想盲目崇拜名導。反過來的例子也有,奧利佛史東的「門」The Doors(1991)為反對而反對,德國片「音樂世家-巴哈家族」Friedemann Bach (1941)就言之有物,不論音樂曲目、故事內容都是上上之選,甚至有後座力:驚覺自己也是群眾之一,忽略掉這個好作家。

只有好片�***,不想分新片舊片。
     
      
舊 2002-09-15, 08:51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sa Hs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