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ic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王治平
ricoh分級方式,正確來講
跟錸德包多條生產線,全面生產光碟,再印製ricoh商標,再進行品保員做抽檢,不行全面做二刷或進行銷毀的動做,再把多餘的來印製met等其它牌子,在國外不只有ricoh的牌子,還有多家r染的外掛牌子,這都是理光自己所接的訂單,那幫它生產的oem廠,當然不能另行自我接單,這是違反當初的合約內容,如三菱也是如此,若您看到有另行他牌的片子出來,只有二種可能,一.真的是跟理光oem,二.或者是拿廢片出來印製,廢片會出現多數是工廠要銷毀而沒作此動作,變像賣給廢料商,廢料商挑撿過再拿出來賣取暴利給代理商,代理商再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賣給貪便宜的消費者,如此巡環,常久下來部份代理商也知其一,也叫工廠把所有的好壞區分,不必做銷毀,同樣品牌分好多等級,去大陸上海就可知,ricoh的牌子有缺大角,ridata的牌子也是如此,而且基乎都如此慘狀,一片都賣15元上下......
那如何能斷定分級,只能講運氣罷了,多去國外走走,生在台灣是幸福的....
---------------------------------------------------------------------
希望所有的代理商能給予我們消費者好的品質
|
thx,看了大大的文章感覺受益良多 
買片絕對不可貪小便宜
尤其是現在的片子比起以前便宜太多了
想想以前為了資料的保存
買了KAO 的金片(還made in usa)
一片花了45大洋
結果放了不久燒錄面染料就出現一個破洞(應該是變質) 
連teac也讀不出來(532e-a)
偶是零買的,買之前和同學一起檢查過片子
後來用pony(錸德)的水籃就沒出現問題....
現在一般的片子品質比以前的好粉多(偶個人是這麼認為)
價格也粉便宜,買一個有口碑的片子,不至於會太差....
只能說現在的燒錄族比以前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