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由時報
台中爆發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全國禁用廚餘後,台中市府在后里、沙鹿、霧峰等地露天堆置廚餘,依林保署資料,霧峰、后里都有野豬出沒蹤跡,沙鹿是野豬的潛在棲地;專家示警,若有野豬吃到帶病毒的廚餘,因保毒性強還會大量排毒,「若野豬染疫,台灣永遠不可能變非疫區」。
隨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祭出全國禁用廚餘等因應措施,其他縣市政府多用焚化爐或運進堆肥場將廚餘轉為堆肥等方式處理,台中市府則選擇露天堆置廚餘,選址的地方更可能和野豬出沒地點或棲地接近,依林保署資料顯示,霧峰、后里都有野豬出沒紀錄,並依照林保署建置的棲地模型預估野豬的潛在分布,沙鹿地區是野豬的潛在棲地,林保署每年也會協助防檢署執行野豬預測並採檢,目前國內野豬無案例。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示警,野豬在台灣淺山地區族群眾多、活動力強,加上本身保毒性高,也就是吃到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廚餘後,並不會馬上發病死亡,但會一直排毒,並且排毒量極高,土地、水源等都會被汙染,鄰近的野豬群都會全數感染,部分野豬可能持續保毒並將病毒傳給下一代,另這些保毒的野豬也可能接近家豬場,並且在周遭環境排毒,也就是說,若非洲豬瘟病毒進入野豬,台灣要再回到非疫區是不可能的事。
屏科大獸醫系教授林昭男指出,病毒已經落地,必須假設所有廚餘可能都有風險,台中市府露天堆置作法萬萬不可,以歐洲等爆發非洲豬瘟的先進國家來說,這些國家的非洲豬瘟傳播鏈最嚴重就在野豬,他呼籲台中市府應該即刻請彰化、雲林等縣市協助處理廚餘,或者可委託民間沼氣發電業者,將廚餘和禽畜糞便等一同發酵處理轉為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