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Member
|
我也不懂書法,只是應人因工程學 . 解剖學 . 心理學 .....
13歲小孩的心靈與肢體表現正是靈巧迅捷之時 . 受得起多餘動作 . 既有更多開創性的人身資源
那些書法老頭心靈與肢體表現已是緩慢以沉穩耐於琢磨見長 . 要省力呀
老少肢體差異躍於紙上 . 小的字活潑富有生命力 ; 老的字透出年歲經歷成熟的性
正常得不得鳥 . 去看修車的抹壁的大太魯的理髮的幹文學的雕刻的按摩的 ..... 老師傅小師傅一比動作與心理就知道
或去看老董與少年董的差異
文如其人 . 人如其文 = 字如其人 . 人如其字 = 修竿上是年輕人靠體力 . 老人家靠技巧
文字都人寫的 . 修竿是人修的 . 老少肢體運動形式差異大 ...... 簡單道理
歌藝亦同 . 如蔡幸娟早年的聲質尖銳高亢活潑 . 到中年的聲質醇厚深情款款 . 她一人表現了老少心理生理差異
老子小子的字都很好呀 . 欣賞那個就選那個 . 可以不比較高低只論差異 . 用以得出開放的鑑賞立場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