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銀行海外獲利靠香港 學者:台海衝突使資產淪人質
台灣金融體系高度依賴香港,銀行近半海外獲利來自當地。
美國智庫學者張崑陽今天在國會示警,香港在台海衝突中恐成關鍵變數,
屆時台灣的銀行資產可能遭「挾持」,甚至挪用為軍事資金。
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上午舉行圓桌論壇,
討論香港在中國洗錢及規避制裁上扮演的角色。詹姆士敦基金會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中國議題研究員張崑陽期間數次強調,
香港在承平時期是北京的全球資本引擎,戰時則轉為中共金融堡壘。
他指出,香港遠遠超過新加坡及倫敦等,是台灣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
光是2025年上半年,台灣銀行在香港的稅前利潤約為7億美元(約新台幣211億元),
占海外利潤總額的45%。
一旦台灣發生危機,張崑陽說,北京可能會凍結境外匯款,
困住外國資產並挪作軍事資金,或用來穩定中國市場,甚至迫使台灣的銀行在政治上屈服。
「外國投資者,甚至台灣的銀行,都可能突然發現資產被香港挾持。」
他表示,北京持續為前述情況做準備。香港正在啟動一個黃金和大宗商品交易所,
以建立一個「非美元」的平台,及借鑑俄羅斯遭制裁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