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忘了哪篇有粗估小孩養在加拿大的費用了, 這裡就不重複, 台灣最低薪其實已經足夠.
(其餘很多費用即使是自己一個人孤獨生活也必要的開支, 不要算在小孩頭上~)
所以富與窮在現代社會其實不是主因了, 我是親自驗證完畢, 而且以前老早就隱約有猜到.
=> 以前是拿錢給父母他們做這些事, 現在是自己親自做這些事, 更明確曉得拿捏在哪裡.
(俺父母比我還捨得花 XD, 說得也是, 他們自己退休$加上去, 的確不必太省)
=> 我們這裡都是大人不太花$ (如果養小孩爆貴, 那我父母不就是隱藏的超級富豪?)
PS. 我沒有領小孩福利, 因為還要證明啥的, 那就不想麻煩了.
教育而言, 到18歲的義務教育如果沒有亂搞, 基本也是很不錯了; 大學是另一回事.
高等教育的爭論我不介入, 說實話以前的窄門沒了, 現在的不好意思吐槽, 免得地圖炮.
已經罵了大寶貝, 草包那麼多年, 很多人早知道我的看法了.
現世代的躺平, 或許也是因為很多人隱約/明白知道如今是慘也不會太慘的年代.
稍微願意做, 甚至不至於月光, 雖然也剩沒多少; 偶爾還能買點東西小確幸的年代.
我現在最奢侈的大筆開銷, 是83本已閱讀, 1本閱讀中, 4本待閱讀, 5本願望清單.
=> 總價值(加上電子閱讀器18,000+48,000=66,000大順~)
什麼時候湊足了黑人老頭的一百本再說. (再來挑出值得重複閱讀的)
說真的, 美國已經覺醒了, 中國也差不多; 加拿大在覺醒中, 歐洲也是覺醒中.
有些只是鬧劇, 實質上沒有意義, 這標題的不過就是在坑裡面撿東西.
7天假與普發1萬, 對一年的長度都已經是沒有意義, 何況人生那麼多年.
以上還是講一個人, 對2300萬人口, 這更沒什麼, 我不想假道德說那些人1萬很多.
... 如今的通貨膨脹跟物價, 如果是著眼於這1萬, 那就保重吧.
北美再次反映通膨了, 台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