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1 撙節預算VS.擴張支出
歐盟的財政混亂與矛盾,在其他國家也相當普遍。美國長期利用擴張性財政維持經濟景氣,
結果國債負擔日趨嚴重,景氣衰退仍然如影隨行。
美國的經濟競爭力衰退,和財政赤字嚴重有關。但以經濟學者克魯格曼為代表,
主張擴張支出以挽救經濟的論述,仍然深受各方青睞。
台灣何嘗不是如此。
財政赤字已成長期趨勢,政府負債快速惡化,使得國際信評機構一再看壞台灣財政,民意也引以為憂。
擴張支出有哪些甜頭可嘗?俗話說:花錢的事情好解決,不花錢的事情難解決。
政府若要提振經濟,最難做的是提升政府及民間的競爭力。
擴張支出對無良政客還有第三項好處,就是可以混水摸魚,利用浮濫預算,討好特定對象。
在台灣包括綁樁、置入性行銷、小型工程款、紓困、補助蚊子館等,
各類浪費性支出,最容易暗藏在擴張支出預算中。
財政擴張原是短期的政策選項,若社會長期沉溺於赤字擴張,遲早得付出代價。
希臘是借鏡,國家愈小,代價來得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