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LDHAN
你應該是誤會了大家說司法已死的意思
這說的不是指單一人物 單一事件
而是整體的公平性與一致性
同樣的證據在兩個法官 可以出現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的處置
同樣的犯罪 也一樣可以出現完全不同的見解與判決
包括檢察體系的調查處理
而且兩種不同的結果 很明顯的與政治立場有相對的關係
跟執政黨有關的弊案
鄭文燦 即使證據確鑿也能被無聲無息簽結數次 搜索票也申請不到
跟民進黨稱兄道弟關係良好的網軍頭頭林炳樞 奧援資金有數千萬異常金流
也不予往下追就直接止血在家暴案
徐永明的sogo 案 拿錢進自己口袋的綠營立委通通都沒事 政黨收受政治獻金的黨主席則判刑
當一個司法對相同類似案件 可以出現南轅北轍標準不一的處置與判決時
那就不是一個可以信任 可以讓大家安心遵循的司法
完全淪為人治的制度 檢察官與法官主觀的意識 可以任意解釋法律 對國家體制的傷害 能不...
|
同樣一件柯案,民眾黨支持者的看法也與其他黨的支持者呈現南轅北轍的狀態,很多時候,不同的人看同一件案子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有的結果就是會完全相反,你要如何要求兩個人看一個案子,看法會完全相同?
再者不同的判決,來自於證據不同,你可能認為同一個案子,證據應該完全相同。
但其實在不同審級法院間,呈現的證據是不會完全相同的。
最基本的,就是被告應訊,每次應訊的問答,都是一次新的證據,而這些證據,也是可能影響到案件的判決。
其他諸如證人的證述,及一些物證的微證,也是有可能在不同審級間呈現不同的樣貌,然後造成判決的不同。
就像鄭文燦案,之前的簽結,其實就是檢察官辦案的常態,所以在熟悉的司法圈內,並沒有掀起什麼渲然大波。
但是對其他人來講,不了解檢方辦案的關係,就會覺得怎麼可以就這麼簽結,就會覺得這簽結有問題,然後就開始牽扯各種陰謀論。
林秉樞案,所謂的金流,大概就跟現在流傳的柯案的1500或桃花一樣,都是一些傳言,缺乏確實的證據。
而且不要忘記,林並沒有公職身分,所以甚至沒有財產來源不明的問題,所以除非還有進一步的證據,證明這些錢是用來做什麼不法的用途,否則他收受多少錢,都不能代表有什麼犯罪。
至於SOGO案,民進黨立委不也被判了10年?比徐永明還重,哪來的沒事?
你看看你,舉的例子都不是很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