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ed User
|
引用:
作者惡蟲
稍微查了一下,保全戶主要是為了防範土石流,依其定義為居住於該地區之居民,而且看到其他縣市的新聞是每年都要排查一次,這顯示保全戶的人數統計應該是實際居住於該地之人數,而非設籍人數。
一、上面有網友提供該花蓮保全戶數據資料,上面只有寫保全戶多少人,並沒有說是設籍或實際居住,哪位有能力單憑那一張資料,判斷出這數字是設籍還是實際居住?
如果考慮到原始的定義,保全戶人數本來就應該是統計實際居住人數,而不是設籍人數,所以中央當然就會認為這就是實際人數。
退萬步而言,這份數據還是花蓮縣政府統計提供的,花蓮縣政府為何會把設籍但不實際居住的人數統計進去?如果這資料有錯,那花蓮縣政府為何會提供錯誤的資料給中央?
二、縣長的回覆前三次分別是:
「哎,我們就是撤離3000多個,這是全部撤離的」
「我們全部的保全戶,一定是優先來撤離,一定是首重,一定是撤離的部...
|
花蓮縣地方領導就是那種對數字不精確要求的領導
所以底下幹部回報實際數字與書面報告有差異時
她不清楚差異原因就傻傻往上級領導匯報,
遇到也不在乎人命數字的領導也就沒事,
遇到較真的領導就很難過關。
這種情況
被上級領導釘在會議上本來是一般常見的情況。
因為上級單位怎可能比地方領導更清楚轄下情況,
回報的數字與書面不一致,地方領導應該是事先就知道差異原因
而不是在會議上閃爍回答。
所幸花蓮縣領導沒有死掰自己沒錯,
只是有台灣人藉著為她打抱不平的名義,
攻擊台灣綠營執政當局。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