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不當的字眼
全球化以後,競爭變激烈了,大者恆大。
以前做網站寫遊戲可以一個人單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越來越難。
我們不擅長做品牌做行銷。
我們台灣的政府也不太做這種保護政策或是補貼。
2000年以後包括電影在內也是越來越少。
但是我覺得這不是個壞事。我們台灣不再需要像兩蔣時代一樣去承擔什麼中華文化的創造與保存。中華文化偉大復興,那是習近平的事情,我們跟他們又不同一國。他們愛怎麼比,讓他們去比。我們過好我們的生活,他們別來找我們麻煩就好。
|
周末巷口才坑坑康康的辦桌完....
WIKI - 中元節
古代在孟秋即農曆七月時,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稱之為「嘗新」、「秋嘗」、「薦新」,
以報答神鬼與祖先的蔭庇[1][2]。
在收穫的季節,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占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
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宮觀寺廟為中心來舉行法會,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脫。
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
但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其盂蘭盆節普度眾生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
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