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沒問題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唉…

國民大會是準立法機關好不好?
總統的行政是要固定向國民大會負責的好嗎?
是要向國民大會報告,國大還有提案跟否決權的。

袁世凱拿著北洋的槍跟民國的錢逼著國大代表改選,變更國號、變更國體。
而孫先生當初讓出臨時大總統時,跟宋教仁合謀,採用內閣制,架空中華民國大總統的權利。

袁在國會選舉中又選不到國會多數,所以就變成復辟。
在袁的中華帝國八十八天後倒台,孫開始在廣東開始進行護法運動,吸取了宋教仁被暗殺的教訓,最後導致孫在逝世前,下定決心,改變制度決心推行總統制,並成立國民軍政府,剩下的就是蔣氏的北伐。

在內閣制時期,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叫國務卿或國務總理,所以唐紹儀是首位總理。

從上得知,原本國民大會跟監察院是代議制的民選機關。
總統的用人,總統的施政是要經過考試院跟監察院的。
公務人員是會被考試院罰款或是取消資格任用『這部份又分為叫做褫奪從政權及褫奪參政權,合起來叫做褫奪公權』,當然也受到審核考試以確認資格聘用。


而監察院是在糾正行政錯誤的。
所以在監察院彈劾政府官員,公職、公務人員時,彈劾成立後就會提交考試院施以處罰。
而要揭發行政院或司法院的弊案就直接向監察院檢舉,糾舉調察後成案後,會提交給總統,由總統向其他四院裁示並最後向國民大會負責。

這就跟唐、宋兩朝的尚書及宰相制度是一樣的。
皇帝的詔書是要先經過中書省、門下省『行政院長或是總理來組織』,最後由尚書省『行政院』來執行。
再者,皇帝的決策要經過實際的行政負責人宰相『總理或行政院長』轉變成法案跟法律,而且要怎麼執行一樣要透過宰相來決定。

差就差在,皇帝不能再唯我獨尊,最後還是得向國民大會負責。

反正我已經不想再談這些東西。你們對五權憲法認好認壞我都無所謂。從歷史上來看,一定要三權嗎?難道沒有三權中國唐、宋兩代又如何施政?你只要把以上代議制的部份全改為直選就行,你就會得到答案。現在你們熟悉的三權只是立法、司法跟行政。但是你如果去看一下英國的政治制度就會知道,英國還有上議院跟王座法庭。

講這些都沒意義。自已不懂,不要說別人都不懂。
舊 2024-08-21, 08:24 AM #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問題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