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不當的字眼
Advance Member
 
不當的字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有點東又不是很東的文教區
文章: 349
引用:
作者chumowu
老師都不查一下維基「這民族」
杜紫宸(1956年11月30日-),筆名禹拜,無黨籍,生於台南縣佳里鎮...




是的,確實是查不到杜紫宸的籍貫和祖籍,但是他確實是49族。所謂的外省第二代。除非被冒名,他自己的報紙投書,也確實是表達得得很清楚。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04133

自由共和國》杜紫宸/知中、用中 但不自愚
2018/05/28 06:00
杜紫宸/中華大學講座教授
我的出身是標準「外省第二代」,父母親都是一九四九年,在他們年輕歲月階段,選擇由中國北方移到台灣,身後埋葬在此。卅三年前我娶了宜蘭姑娘,共同孕育了二個芋頭番薯。

我曾是中國國民黨忠貞黨員,但早已不認同現在的藍色領導人。我從來不是綠營,但並不盲目排斥綠。過去廿五年因公因私,去過中國各省各地逾三百次,應算是少數了解大陸宏觀政策與微觀實況的台灣人之一。

今天借用自由時報篇幅,闡述最近的憂心與對大家的誠摯建言。

過去一段時間,快一年了吧,中國上億網民及其政府成員,支持以武力奪取台灣的聲音,甚囂塵上,已對台灣構成相當大程度的國安風險。但是,我們的政府與媒體卻刻意淡化,故一般民眾基本不知,一切就像黑夜蒙眼走在斷崖邊,雖然危險,但似沒有令人害怕的感覺。

目前兩岸間的最大風險,存在於相互的不了解,而這個相互不了解的程度日益嚴重,已經威脅到了台灣的國家安全,令識者憂心。你以為北京了解台灣嗎?台灣又了解中國嗎?以個人曾擔任二任陸委會諮詢委員,並長期參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經驗所知,答案是否定的。

姑且不論台灣未來前途,最後是獨立,還是與中國統一,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戰爭均不是人民的選項。若是意外「擦槍走火」那更是冤枉。

稍具理性的朋友都會同意:睡在獅子身邊的最好策略,就是沒事不主動去驚擾、激怒他。但是,我們陸委會、行政院發言人,與對岸國台辦發言人間,經常出現小孩吵架式頂嘴,相當程度影響兩岸民眾情緒,加深相互誤解。我不解地想問:這些發言人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不適任的政府發言人,只會說嘴給自己人聽,卻從不關心對方是否能聽得進去,於事無補卻有害。可稱此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爽。

夫妻或朋友吵架,最糟糕的情況經常起因於彼此表現「不屑」、「互責」的態度。其實爭議雙方若非得已,不該採取積極(武力)解決方式,而且在多數情況下,這是可以用理智避免的。

中國今天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前三大政治實體,不論你是否喜歡,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若為台灣故,朝野唯有真正知中、務實用中,方能符合台灣人民最大的利益。

蔡政府沿襲蔣氏李氏,試圖以靠攏美國來消減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但是,美國其實是世界上最不講究外交道義的國家,沒有之一。始亂終棄戲碼,在國共內戰、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重複出現,現在甚至正在韓國半島準備上演,見勢不妙就抽腿,置昔日盟友於不顧。台灣安全真能依賴沒有正式邦交、沒有軍事盟約的美國嗎?我不知道你敢不敢,我是不敢。

一九四八年國共東北對戰,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將軍,率領美式裝備精銳部隊,最後卻在蘇聯與中共以條件交換的情況下,被美國直接出賣,軍士有步槍沒有子彈,精銳的部隊沒有後勤補給口糧,最後只好燒皮靴果腹。這個歷史殷鑑,可還沒超過七十年呀!

如何用中而不陷中,學問甚大,但首先要從知中開始。客觀了解中國發展與民情,是政府部門的責任,但以陸委會的專業與人力素質,距離甚遠,故行政院與立法院首先應該大幅增編預算,委託民間研究機構與大學,從事多角度情蒐與推演,判斷結論不必定於一尊,甚至可做相互辯論。唯有理性尊重對手,才是尊重自己而不自愚。
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現役活動裝備:
Nikon D750 Lens 85 1.8D + Tamron 16-300 VC + 50 1.8D + 24 2.8D + 70-300 VR + 28-50。

噗浪
舊 2024-08-07, 10:21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當的字眼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