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測試輪框數據的時候有過有趣的討論, 雖然國情場景不太一樣.
車子本身特性VS出事故存活率.
VS
駕駛者本身意識VS出事故存活率.
其實後者的對比數值比較好, 也就是說駕駛者本身的意識(行車觀念)最重要.
但這個很難, 開一段時間後一定會鬆懈, 然後路況掌握就會變差.
當時就有討論如果是別人的失誤造成自己出事情, 這顧慮是對的.
只是機率, 以及自己意識好, 很多即使是別人的失誤/問題, 也能避免.
但這扯遠了.
===
這個當時的討論是車子製造的安全考量與補強倒底要拿捏到什麼程度.
一般人是否有感, 以及做到有感的代價是什麼? 犧牲內裝(當時還沒有電子主流).
記得就是塑膠VS質感木紋等差異的時期...

(透漏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