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引用:
作者skap0091
如果有人拿美國未稅價來跟台灣比含稅價
說某產品例如iPhone、顯卡之類台灣貴多少
這樣就不夠公平,差距會被拉大
比價這回事全世界都有,台灣可以跟台灣比,也能各國比
也有人把各國收入算進去比購買力、購買難易度
只要基準沒大問題,那就都可以參考看看,而不是什麼都算當地合理價格43...


呵呵, 你以為我的工作之一是什麼? 不就是讓各地採購實現? 問題在於我們現在討論的是:
=> 普通消費者, 他們是多數情況下的價格接受者, 而不是有能力排除困難以及比對規格品質.

排除困難包括買了出問題後怎麼解決.
===

其實你的想法很簡單, 很多人也是如此的, 就前晚我收到聯絡, 有業主來求救.
我查了後, 業主改了原本合約簽的維護人員, 因為他愛比價找便宜也覺得自己能行.
所以用很委婉的推辭, 繼續我的養生.

但直白的拒絕就是: "接受者的價格就是買賣當下我答應處理的範圍, 你破壞了, 請自理."
PS. 直接封鎖, 奶奶的, 不給錢還晚上9點多來打擾我? 不曉得服務有價, 加班費嗎?

最後給他一個留言: 你要不就改回去, 要不就自理, 我只幫忙溝通最後一次. (這是直白版)
===

當然商品都可全世界採購, 但我用最最直白的說法:

你拿印度工程師的價格來吵我在台灣給你安排的台灣在地工程師技師的服務?
那你去叫你簽的來處理啊?

會打給我, 其實就是說明你失敗了.
(一翻資料查到對方合約3月到期, 真是急不可耐啊, 這也代表對方其實專業不足, 無法判斷得到的服務/價格比)
舊 2024-07-17, 10:05 AM #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