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versky.
新建案為什麼幾乎都有什麼豪華大廳、健身房、圖書室這些公共設施?
為什麼不把這些樓地板面積分給住戶,
然後在那邊喊一坪換一坪不可能?
少了這些公共設施也能減少每個月的管理費。
還有聽說挖地下一層樓的成本是蓋地上一層樓的三倍。
把停車場蓋在地上才是比較經濟的作法。
就算地下室要兼作防空洞,
也可以少挖幾層。
|
新大樓的公設,大多數都是分配給必要的消防逃生與機電設備
光是兩座安全梯、電梯、梯廳面積、機房、蓄水池、管理室以及相關機電設施等
就已經接近30%
事實上就我看過的戶數低於150戶的新建案
頂多就是小小的健身房,圖書館電影院這種幾乎沒看過
戶數比較多的大社區才有機會規劃各種的公設
建商也不是笨蛋,他們也知道大家越來越討厭花錢買用不到的公設
至於地下室的問題,筏式基礎本來就需要開挖地下室,所以當然停車場就會規劃在地下室
101也不是單純的基樁式基礎,他也是有筏式基礎再加上打入岩盤的基樁
現在很多新建案都是這樣的規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