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kap0091
所以你買過幾個?哪些需要個資?不 妨 舉實例來聽聽
我舉了實例還被你說荒謬,那空口說白話的是不是更荒謬?
|
爲了回答這篇我大概浪費了45分鐘的時間搜尋記錄。
1. 我從2022年3月開始訂購SUZE.NET會員 (有看歐美片的應該知道Suze Randall)
去年6月接到通知說海外用戶依照信用卡公司要求必須進行一次地址跟年齡驗證我覺得流程太麻煩就取消了。
在十多年前,我最多的時候Digital Playground, Wicked, Vivid三家會員我都有買。
2. Humble Bundle是我長期使用的一個網站,我主要在上面買電子書。
今年二月開始他們要求訂單必須提供跟付款方式相符的電話號碼,
我現在已經沒有可以收短信的美國電話號碼當然無法通過驗證。
3. 全球最大的游戲網站STEAM也要求留地址,
雖然我并不理解一個主要賣電子軟體的平臺爲什麽需要地址。
題外話: STEAM上的國產黃游越來越多,大家可以加減支持一下正版開發。
老司機的新選擇?台灣本土🔞遊戲為何突然暴增?國產黃遊到底長怎樣?|志祺七七
4. 我有在Kickstarter上贊助一些黃漫,
Kickstarter同樣設定有點奇怪,它在付款的時候不要求提供地址。
但是等到項目募款完畢成案的時候,BackerKit會要求必須填寫地址
(就算是純電子項目也會要求必須填寫地址,我沒試過亂寫會怎樣)
5. 我知道DMM可以購買正版JAV,但我本人沒有在上面購買的經驗。
5/24起 消費限用日本國內信用卡
6. 在我看來我就是分享個人經驗, 無關哪個立場對錯,
純粹覺得這説法雖然離譜,但是還是有部分事實根據,
如果有人認定我在為特定政黨或政客洗地那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