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5754
"生態學家克里斯.湯瑪士(Chris Thomas)與十多位其他專家在二○○四年的《自然》週刊文中披露,根據他們的氣候模型估計,若當二○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再上升二度以後,全世界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生物「肯定將集體滅亡」。湯瑪士對記者說:「受氣候變遷影響而瀕臨絕種的生物,會超過一百萬種。」
全球平均氣溫再上升三度,波札那與非洲南部的大多數地區,均將陷入長期乾旱。當熱帶與較高的中緯度地區被洪水淹沒之際,這塊亞熱帶地區卻會把人烤死。一旦全球暖化達到平均氣溫上升三度的臨界點,喀拉哈里沙漠除了猛烈吹動的沙子,並不會留下太多東西。在氣溫飆升、狂風怒吼的氣候之下,規模龐大的沙塵暴將瘋狂掃蕩波札那全境。大約從二○七○年以後,這個國家就會完全被「活躍的」移動中沙丘掩埋。
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共高達數十億的人口,即將遭受旱災與飢荒打擊,成為氣候難民。 當為數龐大的氣候難民如潮水般湧入人口已達飽和的地區,勢必引爆各種衝突。這一大批新的氣候難民,可想而知是扛著所有家當,扶老攜幼地徒步遷移,許多人可能死在半路。流離失所、沒有國籍、毫無希望的難民,將成為第一代的新種族:氣候游牧族。
在平均氣溫上升四度的世界中,北極海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比現在高出五十公分以上,淹沒全球重要城市,尼羅河死亡,全世界的農業區都可能成為旱災區,不管運用何種科技,都無法填補主要糧產區的損失,也難以讓多數人免於陷入長期大飢荒,而且這情況有可能提前降臨。如果全世界的重要糧產區都被沙漠覆蓋、遭人類遺棄,必然導致糧食供需失衡。
在平均氣溫上升四度的世界中,歐洲人會最怕夏天而不再是冬天,夏季熱浪會造成大量民眾死亡,炙熱的高溫將森林化為乾燥的木柴堆,把城市變成沸騰的停屍間。
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再上升五度,世界就會完全走樣,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面貌天差地別:南、北極殘留的冰原將不復存在,雨林早就毀於大火,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吞沒了沿海城市,準備進攻內陸,人類在旱災與水災的雙面夾擊之下,大批湧入逐漸縮小的可居地,內陸地區平均氣溫可望比現在高了十度以上。
海水溫度愈來愈高,所以一些甲烷水合物有機會發生爆炸,將巨量的甲烷噴入大氣層,重演五千五百萬年前的恐怖戲碼。接下來,就會造成全球氣溫進一步攀高,正回饋效應將再也無法抵擋,讓全球暖化邁向失控局面,屆時人類將束手無策,只能張口結舌地目睹地球變成另一座金星。
當我們進入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六度的世界後,氣候將接近白堊紀,人類將因為無法適應而集體滅亡!
白堊紀的熱帶大西洋的海水可能高達攝氏四十二度,連北極極心的水溫,都可以達到攝氏二十度。白堊紀生態系統是在溫暖的氣候下,經過十分漫長的時間逐步演化而成,所以動植物才會有能力適應當時的氣候。但今天的情況可不一樣,我們和地球上其他許許多多的生物,都是習慣比較涼爽的氣候,如果讓地球驟然改變,恢復白堊紀的極端氣候,那麼現存的生態系統恐怕沒有幾個還能繼續存活。氣候變遷已經正蓄勢待發,稍後我們就會明白,這次的改變並不會讓阿拉斯加長出茂盛的棕櫚,而是為全世界帶來最糟的後果: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