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對了, 順便教育一下你們這些(意外發現小綠綠可能為1450的年齡)可能還沒經歷足夠歷史.
問題不再於收入, 而是收入的購買力, 或許你們從新聞書中得到很粗淺的理解, 但明顯很不夠.
台灣的問題不是開幾K, 而是在於所有的物價維持現在這環境(這一世代人)認為的所需.
排除房子, 我真的一個人的話, 1萬5就過日子了, 這還包括了周末固定一次好料.
=> 當然我認定的好料(或吃放鬆餐)的概念並不取決於金額有關, 但這就是上述第三句重點.
這也是最近休假(我現在在家裡待命, 每周工作日/量不固定)研究的課題.
日後移居了, 生活方式, 物品, 所需金額, 要如何安排... (以此類推) 也習慣另一個幣別.
那時候的22K遠比現在的相對金額, 小綠綠裡面應該還是有能人, 算一算就知道了.
(別叫我算, 我的生活方式跟慾望, 會太低 XD) - 要教你們的, 是相對思考, 理解真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