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irStorms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引用:
作者Earstorm-5
這就是目前卡住的點, 我也在思索的部分物理現象... 能做的只是盡量約各種技術人員出來.
現場討論&實踐, 只是就未來如何再看看了, 我剩下下周&4/10一天.
現在跟研發討論怎麼讓電腦畫出想要的要素後代入時間成為曲線圖.

畢竟我也不會做他們做的(目前只能慢慢讀懂他們資料-學會讀是為了防止被騙), 只能觸類旁通.
譬如有電流檢出來計算相對物理情況, 譬如壓力檢出, 如你說的讓工程師理解我們要做什麼.
他們的專業判斷出來要篩選什麼資料(配合寫coding的人)來設計.

我的工作是統合一些老人們, 討論出經驗來寫出一個理解方程式.
成果=電流(係數1或小式子1)+移動衝程(係數2或小式子2).... 等變數.
而小式子1應該要怎麼編寫, 或小式子2要怎麼編寫 (我不會程式化, 抱歉)

簡而言之, 因為我們這群老人接觸的範圍比較廣, 統合上的經驗比較豐富.
所以會把需要考量的都列舉出來, 讓個別技術團隊去...


菁英哥你會卡住這是很正常的。任何人都會

至於老人們的經驗要轉換目標發表,不建議過度理解程式撰寫

產業專家與程式設計人員應該是合作夥伴
不是指導。
你要尊重另外一個領域專家,
老人們開會,應該都是討論多方領域的合作議題


照你前述說的需求,應該不會有什麼電腦專精人員,
會採用類似AI的架構。

最多就是多維度的參數設定與提供這些參數設定的模型產生的答案。

菁英哥的能力也只能給個別一個唯一解。
Fuzzy,那是資深技術員才具備的技能,
菁英哥太一板一眼就不勉強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舊 2024-03-26, 09:26 AM #1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irStorm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