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AI務農1》智慧管理省時省力 青農接棒翻轉新貌!AI巡田水 務農很有科技味
農業4.0 產官學三合一
屏科大農園生產系助理教授鍾興穎說明,綠能生物工廠的溫室將規畫為整合模組開發基地,
亦即將研發的栽培技術分不同場域實驗,因為設施愈多成本愈高,企業可以採用全部設備,
小農只要買1、2組設備即可,這是依不同功能性,
提供企業與農民的生產解決方案。
屏科大也研發出各種新型的智慧農機,例如最新的水稻田智慧載具,下方可架設4顆鏡頭,
在行進間拍攝農作物影像,針對有病蟲害的作物精準噴藥。屏科大車輛工程系教授陳勇全指出,
使用無人機噴農藥只能噴表面,很多稻子的病蟲害是從根部發生,
水稻田智慧載具不但有深度學習功能,
可以分辨雜草、作物,也可以找出有病蟲害的植株個別噴藥,可節省人力,也減少農民與農藥直接接觸的風險。
除了學界,科技界也致力於開發智慧農業技術。
例如中華電信推出行動物聯網,
利用量化的田間數據、農事紀錄與AI計算分析,
標榜「用新科技幫忙顧田水」,打造優質的從農環境。
鴻海科技集團也推動智慧農業發展,致力提升農產管理效率及經濟價值。
嘉義縣耿赫智能農場負責人張耿赫強調,
學界、科技界研發的技術,
必須能和農民實際需求「對接」才有用,
而不是一直講5G、IoT,似乎從空中拋下一個技術,就硬要農民接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