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超軼絕塵
排砂隧道目前是最佳解
其他兩項都效果差還有很大清運問題
|
下面是你補的新聞內文
引用:
作者超軼絕塵
此外,藉由前瞻建設的經費支持,去年完工的阿姆坪防淤隧道,在去年9月海葵颱風過境時,成功再沖掉20萬立方公尺淤泥,不僅維持桃園蓄水量能,省下高達1.6億元的淤泥外運費用。...
|
水庫清淤不止要清砂石還要清淤泥,尤其是討厭的萬年淤泥很難對付,連颱風大雨灌下來都不一定沖得動
阿姆坪防淤隧道
"阿姆坪防淤隧道屬第二階段,於民國111年(2022)完工後將加入清淤行列,可於平時以抽泥船抽泥經隧道輸送至出口沖淤池暫置,俟颱洪來臨時以洪水沖刷進大漢溪後出海。"
就設計上還有使用方法上來講,阿姆坪防淤隧道清的淤泥來源是抽泥船提供的
下面資料比較舊了,但應該還有參考價值,因為石門水庫這之後沒有興建新的排"砂"道
石門水庫加強清淤 32%仍淤積
"石門水庫每年平均的入砂量多達342萬立方公尺,每年平均清淤量254萬立方公尺(含水力排砂190萬立方公尺、阿姆坪64萬立方公尺)"
"水力排砂清淤是利用颱風洪水期間透過底孔排砂,每年汛期排砂約1百萬立方公尺"
代表設計排砂量190萬立方公尺,實際要看颱風下的雨夠不夠多,汛期排砂約1百萬立方公尺
21年乾旱最嚴重的時候挖土機才挖45萬立方公尺
發標挖的還是可以賣的砂石
https://e-info.org.tw/node/231367
"羅浮橋下,以往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每年陸挖清運15萬立方公尺。今年國軍、北區水資源局、第十河川局,配合行政院擴大清淤的指示,將目標提高到45萬立方公尺,怪手不停把河底砂石搬上高灘地,砂石車在河床上奔馳。
與萬大水庫不同的是,這邊的砂石有價,廠商願意買,標售收入大於挖採支出,但只有旱季能進行,加上聯外的台7線交通限制,規模同樣難以擴大。"
我覺得抽泥船的效果很不錯了
去年(2023)年度石門水庫清淤量達450萬立方公尺
往高標算 200萬算排砂50萬算陸挖好了
剩下200萬就是抽泥船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