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說真的在工業中, 利用機器輔助資訊的判讀, 至少我接觸上, 約14年前就算積極了.

如今可說是硬體設備跟上來, 以前在廠房的嚴酷環境, 高算力的東西無法使用.
現在一個空調間豎立在廠房中, 資訊線路從設備連過去, 一對多, 同時反應幾個終端.
編寫者可以快速處理許多問題後, 要麼訊路直接去修改操作處理, 要麼給出USB磁碟.
實際操作者可以拿去接了後, 判讀是否彼此看法一致, 然後再來測試修改.

把人力需求降低, 有很多好處.
1. 成本不用說.
2. 照顧機器設備某個角度而言比照顧人簡單.
3. 現在人的請假/辭職等變動越來越頻繁快速.
3. 資料紀錄做得更好, 人這方面不能比得上電子.
程序裡面或許有鬼(靈魂, 還沒解讀的異常), 但機械不會騙人.

現在在於機器終於可以說出人話, 而不是像以前的回覆方式, 需要訓練有素的人去解讀.
以前機器給出的資料, 圖表, 還要使用者自己去解讀, 這數字什麼意思, 那波線原因是啥?
如今給出來的統整如果還看不懂的勞工, 基本上都可以直接遣散了, 門檻已經降很低.
(譬如那個圖面給出資料還不懂立方體單位的大寶貝...)

甚至光學顯影, 機器取得圖像後, 直接就給你標示異常處, 給出幾個可能原因.
雖然這是工業上, 但如果用在醫學(還是已經有了?) 或其它產業, 效率可大幅提升.
舊 2024-03-20, 10:52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