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海豹
睡個覺還想睡高分一點。
有沒有這麼好勝 
|
我喜歡研究設計邏輯~
也證實了實際上睡最好=/=分數最高.
睡最好的幾次, 分數區間是80~85.
哪天興致來了, 在寫給Garmin建議好了 XD
===
其餘的部分, 的確也是看了Garmin建議調整.
的確是有睡得更好, 所以這就回到了我的主旨.
=> 閱讀, 理解, 分析, 實驗, 調整.
===
算了, 這裡寫一寫好了, 其實也不複雜, 就是睡前準備.
運動熱水或什麼助眠的, 有時候造成壓力上升(檢測).
就會降低分數, 但實際上讓你睡得更好, 卻沒有彌補落差.
意思就是說前者讓你扣分, 造就後者讓你加分.
但檢測中, 扣分>加分.
實際上, 那扣分應該是要小於加分.
這就是公式邏輯的差異, 如果他們寫的是方程式, 我會加上時間因素.
也就是壓力徒增的時間區段在睡前的1小時為扣分*0.8
如果是睡前的2小時為扣分*0.5 (隨著遠離睡眠時的影響力減低)
但後面加分的部分不改變.
理由, 手表檢測睡著理論上是延遲的, 所以加分部分固定不變, 但扣分部分拉長遞減.
因為身理上的壓力是會隨著時間遞減的, 包括進入睡眠.
但!!! 但!!! 但!!! 如何拿捏那個甜蜜點, 這就是我說區間80~85都好 XD
那個factor的效應數值該多少, 我說實話也不曉得, 而且太個人化, 大數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