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的是就算是Garmin,演算出來的數據也是相當不準確,
我認為二個層面影響
1.手錶配戴方式,加上錶上的光學感應器數量不夠或等級不夠,
容易使心率數據誤讀或誤判。
2.Garmin內建演算法誤差很大,常看到網路有路跑10km跑不進50分的跑者,
Vo2max卻測出來有60?
說到科學化訓練有二大重點
1.量化你的運動能力
2.疲勞度管理
智能運動裝置只能帶出數據,但不能幫你做趨勢管理,
讓你建立出精準的週期畫課表,好在比賽時將你的體能訓練至巔峰期,
就我的使用體驗,目前智能運動裝置的數據只達到玩票性質,
騙騙一般使用者還可以,對於有理論基礎的使用者來說,
不具任何參考性,我自己騎車有 碼表、跑步有跑錶,
但我只用來記錄數據,回家還是會用WKO5來分析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