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IREFALCO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引用:
作者sn245763
我直接提『心率』這個數據好了,
心率在理論上有最大心率法、閾值心率法和儲備心率法,
透過這些方法可以劃分你的運動強度,讓你不用再盲目靠體感去判斷。

但靠心率判斷運動強度的基本理論,不是一般大眾普遍了解,
導致使用者看到心率數據時,卻不知道該怎麼判斷有氧、無氧區間,
失去心率數據應有的功能,這就是我說的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顯示滿滿豐富的數據,卻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數據讓你的運動更有效率。

現在的smart watch針對這一部分越做越詳細了.
心律區間的紀錄與判讀已經是基本款了,連手環都做得到.
更別提Garmin的smart watch甚至可以量身打造訓練課表,
照著課表要求的強度去跑完成科學化訓練.
https://www8.garmin.com/manuals-apa...54529-7124.html

已經不是只給數據看爽的年代了.
舊 2024-02-20, 11:16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ALC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