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老老濕
當年能讀公立高中的
不就是靠分數?
公立國中資優班沒幾班
晚上留校到9點更是不少
普通人沒本事進資優班
那就是靠各種補習
補習不花錢?請家教不花錢?
...................................
另外當年各地區公立的高中
大多是只有一間居多
以前有個朋友住永和.每天搭車來回讀基隆一中
想讀好書又沒能力
中.永和更只有幾間私立高中職可去
當然
教改不只是改制度.內容
也讓公立學校增多
外帶名額也增加許多.但也讓公立學校素質降低
因為在也不是(百~千人選一)
以前教育的那種官僚制度.國家考試.任用制度
真的能選出.有能力的學生.跟公務員嘛?
如同
讀死讀儒家儒學.朝堂之上一定沒有貪官嘛?
|
我當年就沒靠補習進一中同校一起進一中的靠補習的跟靠自己的一半一半
公立學校爛掉的第一槍就是教改強迫禁止分班
母校在一禁止分班那一屆的成績顯著下滑
(然後才又開始另立名目搞啥數理資優班這種類回頭路?)
接著各種名目說是減輕負擔限制公立學校做這做那
下場就是一步一步讓整個公立素質爛到極點根本跟公立變多招收多毫無關聯
現在整個變成當年那種培育出好成績的辦法集中在貴得要死的私立學校
頂大熱門科系都一樣是那樣的學生
從前是公私立都有現在是私立自己用老辦法搞出來的佔滿
還是你天真到以為私立學校教的方式會是傳說中那種開明和樂的方式嗎?
這根本重打臉你說的改革成果
這只有智障才看不出來這就是假借教改行愚民+階級區隔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