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olo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99
2023-06-19 《社會救助法》低收身分限制嚴 全有或全無福利制度遭詬病 兩大困境 上百萬邊緣人領不到救助金

台灣有多少貧窮人口?是官方認定加總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近六十萬人,還是民間社福團體近期推估的二八○萬人?

《社救法》修法受高度矚目,關鍵在這部從一九八○年施行至今已近四十三年的《社救法》,
被認為有「貧窮線高」、「門檻高」等問題,恐讓上百萬的潛藏貧窮人口無法受到完整社福照顧。

只不過依現行標準,衛福部統計,二二年加總全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
約五十八.五萬人是《社救法》有救助到的貧窮人口,換算約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二.五%。

首先,《社救法》因《民法》規範的扶養義務,以家庭總收入平均全家人口數來計算個人所得,
常造成當事人因直系血親仍有收入,計算後卻超過最低生活費,無法取得低收入戶身分。

除地方政府標準不一,「五三九條款」爭議甚至牽扯到司法體系,實務上不少申請人藉司法訴訟來確認無扶養義務,
讓地方政府據判決排除家戶人口計算,進而取得福利身分。

對於《社救法》修法方向,社福團體普遍認為應朝放寬方向調整。
民進黨立委吳玉琴建議,低收入戶可從「全包式」福利,轉向個別福利提供,
改以最低生活費作為參考標準,但不一定要取得低收入戶資格。

衛福部指出,《社救法》為多項社會福利法規基礎,涉及層面較大,今年一月已啟動修法相關作業,
正對申請對象、最低生活費計算、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家庭財產限額、工作能力及虛擬收入認定、無家者特殊需求等,
蒐集各界意見,研擬修正條文。

三年來的COVID-19疫情衝擊弱勢民眾經濟,成了十三年未大修的《社救法》修法契機,
但考量國家財政,如何適度放寬又不至於過於浮濫,民間和政府還需要積極對話,找出最終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3-12-28, 04:11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