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要拆開說, 物品&目的.
小時候喜歡收音機, 最後有一組簡單的AIWA床頭音響.
工作後, 鋼彈模型, 後期會在意用的筆電的外型.
以上不論什麼時期都很喜歡小說.
鋼彈模型: 不會很誇張, 一年1~2隻, 玩壞了替換. (便宜素組)
現在, 鋼彈模型沒了~ 筆電外型依舊只是更換頻率降低, 依然喜歡小說.
其餘的反而不是物品為主, 弄了一組舊的高爾夫球具, 買了泳褲帽蛙鏡.
想要的是回頭感受大學時期的生活, 以及精進自己一些體能.
生活上買了E-Ink閱讀器, 今年26本.
所以, 重點並不在於東西, 而是在於生活.
很欣賞樓主說的, 提升生活質感 (雖然我的途徑不太一樣).
如果要說雷同的東西, 可能就是精油以及揮發的器材.
說一個最好笑的... 如今的我居然在適應自己出門買衣褲
以前總有制服, 而我又是幾乎每天工作, 偶爾一些便服也是家人買的.
譬如老媽給老爸買, 順手給我一件, 或老妹甚至表妹, 九九一次.
除了制服, 我不曉得怎麼穿搭, 這反而是人生中的新課題.
說來好笑, 我連muji有些分店的男女區都搞不清楚 =.= 拿到了女裝的褲子.
不過也就僅那一次, 後來都會很小心, 搞清楚的才拿, 然後就是不恥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