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岳飛和孫中山重要嗎?歷史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從全球最具挑戰性的歷史課談起
歷史教育的核心,分為「歷史事實」和「歷史詮釋」。前者是知識導向的學習,像是孫中山在哪一年做了什麼;
後者則是經由史料分析、比較和深入研究,對歷史發生的種種事件進行批判性的解釋。
舉例而言,二二八事件發生過程的時間軸是「歷史事實」,但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因則是「歷史詮釋」。
在教育部針對 108 課綱的素養介紹中,和歷史教育最具關聯性的素養莫過於「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其定義為: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
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換句話說,歷史課程中的素養學習並非單純是知識上的背誦,也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文本、了解不同資訊來源背後所帶有的偏見,並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詮釋自己的觀點。
相較之下,不論執政者是誰,經由歷史詮釋所訓練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能讓學生帶著走,在面對複雜的資訊和問題時,得以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