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endry2002
經典成語「滄海一粟」意思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常常被比喻為「渺小而微不足道」,不過近期故宮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卻被揪出原文寫的是「浮海一粟」,一錯就是一千年。 故宮表示,恐怕是後世抄寫錯誤,但其實兩個意思都說得通。
|
古人對文字的處理和今人不同。不像今日到處強調智慧財產權,古人比較像是 open source 的概念。換言之,早就知道浮海一粟和滄海一粟的不同了,不是前陣子才知道,隨便 google 一下前人的資料就知道了。因為滄海比浮海的意境好,所以才會變成滄海。就像僧推月下門/僧敲月下門的故事。還有許多名句如落霞孤騖齊飛。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等等,都是精益求精的結果。古人稱之為「換骨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