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aa53578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8
文章: 95
這裡揭示兩個經濟學裡的指數給大家參考--吉尼係數與痛苦指數--不用多說,數字會說話。

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一種用來衡量所得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由義大利統計學家科拉多·吉尼(Corrado Gini)於1912年提出的。吉尼係數的計算方法是將人口按所得高低排序,然後計算累積所得百分比與累積人口百分比之間的差異平方的平均值。

吉尼係數的值介於0和1之間,0表示所得分配完全平等,1表示所得分配完全不平等。一般而言,吉尼係數越高,表示所得分配越不平等。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2022年台灣的吉尼係數為0.35,與2021年持平。在世界各大國中,台灣的吉尼係數處於中等水平,低於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但高於韓國、新加坡等鄰近國家。

以下是2022年世界各大國的吉尼係數:

國家 吉尼係數
美國 0.46
英國 0.39
日本 0.38
台灣 0.35
韓國 0.33
新加坡0.32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台灣的吉尼係數與世界各大國相比,處於中等水平。這說明台灣的所得分配相對平均,但仍有改善的空間。

影響吉尼係數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水平、社會保障制度等。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教育水平越高,社會保障制度越完善,吉尼係數越低。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是一種衡量經濟狀況的指標,等於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的總和。由美國經濟學家亞瑟·奧肯(Arthur Okun)於1970年代提出。

痛苦指數的概念是,當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都高時,民眾的生活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生活狀況惡化,因此感到痛苦。痛苦指數越高,代表經濟狀況越糟糕。

根據2023年8月的資料,台灣的痛苦指數為9.399,在157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152位。痛苦指數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包括津巴布韋(35.108)、委內瑞拉(28.599)、阿根廷(27.412)等。痛苦指數較低的國家或地區包括瑞士(8.518)、丹麥(8.633)、挪威(8.671)等。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台灣的痛苦指數與世界各大國相比,處於中等偏低水平。這說明台灣的經濟狀況相對穩定,但仍有改善的空間。

影響痛苦指數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經濟發展水平、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越穩健,痛苦指數越低。
舊 2023-11-02, 11:37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a53578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