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irStorms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引用:
作者銀鐵人
日本雷鯨號下水,不得不說日本真的把柴電潛艦玩到天花板境界



日本跟咱中國在軍備發展的角度不一樣,

日本採取小步慢走的方式,用低量長期維持軍備人才的培育。
避免人才斷層。著重在人才與設備營運,逐漸更新各級艦艇配置。

中國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發展
用小批量同期建造的方式,
全面更新中國的軍備。並保有大批量軍備武器生產能量,
但又不致於受武器驗證時期的漫長而拖累更新進度。

這兩種方式,台灣沒有資源採用中國模式
事實上也沒有那個國家可以,

如台灣採用如馬文君的方式,
首艘自製潛水艇進行全功能驗證確保後續艦艇功能達到目標
最佳情況下,首艘自製潛水艇ㄧ次性全面功能達標
台灣受到首艘武器驗證週期的影響,
台灣潛水艇的艦隊成軍將會延緩3-5年。

正常情況下,看看老印的模式。
不斷修正/新增目標
20年都可以搞不出一個艦隊。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舊 2023-10-18, 11:34 AM #3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irStorm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