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sn245763
整件事我也這麼覺得,大家都被『老人』、『博外座』這二個關鍵字帶著走,
不斷檢討博愛座、老人,有種頭痛醫腳的感覺。
有些人可能一些身分地位關係,覺得自己應該享有特權,
當自己主觀認知上的特權被客觀否定,就會見笑轉生氣,
有在服務業混過絕對常常遇到這種奧客,早就習慣了,
只是店家為了和氣生財,都是息事寧人的態度解決,
不會像這樣鬧到新聞上。
|
這位大家作
早年寫作就是對社會現狀的批判
習慣了什麼都看不順眼
老了這種毛病會越嚴重
她認知博愛座是老人專屬座位
只要不是老人,佔了這個位置
她就起笑
其實不少老人也有這個毛兩
即使車廂空蕩蕩,空位很多
看到有年輕人一屁股坐在博愛座
就覺得妨礙到他,這些屁孩怎可以坐我們老人的座位?
搭捷運時,曾看過這樣的案例
車廂都坐滿人,博愛座沒人坐,年輕人就坐下去
到轉車大站時,一堆人下車,車廂空了一半
有個老人上車看到這個年輕人在博愛座就起笑
責備他有這麼多座位不坐,幹嘛佔博愛座
年輕人不想跟他計較,起來去坐其他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