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用條件式來說無法感同身受是無聊, 沒生, 自己也當過小孩, 也看過小孩.
問題是要不要用腦思考, 以及人們彼此的互動, 互相判斷, 以及彼此的標準.
前面有提(以前也提)那個新來的停車, 後來找我說他車子有刮痕.
我說這裡是私人土地, 給大家使用但不是佔用, 更不會替任何人保管.
(刮痕是腳踏車類造成-我的判斷, 但沒說)
也直接借這個機會跟他們說不能長期停, 他回答說別人也會停.
我說你家三台車, 隨時都一台過來停, 當我不知道?
要我封起來嗎?, 然後宣布是因為你們家所以大家不能用路?
後來才削減他們的使用量, 但偶爾還是會停, 別太過分我不太管.
只是看他們還是想要檢查車子前後就覺得好笑...
很多時候不是不知道, 只是不想好好做, 找理由而已.
我直接點破他們三台車輪流, 他們才不說別人也會停.
所以說有小孩要體諒, 意思是說自己管不住自己孩子?
教不好?
對吧?
上面提到六點那個其實就是一個重點, 彼此標準不同.
他也是能控管到6點的, 問題是6點後就要活動, 他懶得管.
(睡著不用管, 睡醒不想管)
一個單親朋友生小男孩的確比較好動, 她每天帶出門去活動.
回來就是洗澡睡覺讀書, 這樣怎麼會不安靜? 沒事情不能解決.
=> 要怎麼做, 要不要做, 僅此而已.
吃零食也是不會餓到, 吃均衡飲食也是不會餓到, 怎麼做而已.
小孩子吵, 自己控制不住, 那帶出門啊, 去公園或任何地方消耗精力.
關在家裡吵所有人, 說要體諒有孩子的, 這是父母的失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