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懷疑萊豬也是這樣,當加工品再洗產地或標示不實(這也是當初最令人擔心)
不然開放進口兩年卻找不到任何美豬,搞不好早就在你我的巴肚內
這萊豬當初可是塔綠班官員委員拚了老命也要開放給美畜看是開放心酸?
協尋!美豬去向不明,年進口上千噸,市面上查無蹤跡? 消基會呼籲政府公布美豬流向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7268/
美國萊豬進口逾兩年 抽樣近三百件找不到
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以下簡稱「萊劑」)用於飼料中可增加豬隻瘦肉比率,減少養豬飼料用量,但萊劑可能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與婦幼族群存在健康風險。國內養豬目前禁止使用萊劑,但美國萊豬則因蔡英文總統的政策,自 2021 年起可進口來台。
行政院於台灣甫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時,宣布將備足源頭管理、輸入查驗、清楚標示、追溯追蹤與市場稽查等管制措施,從海關到廚房為消費者食安把關。不過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至今並未看見政府機關公布任何管制與調查結果,因此消基會決定檢視食品中豬肉來源標示,追查美國豬肉進口至台灣後的流向。
消基會抽樣範圍涵蓋北中南傳統市場、便利超商、超市、量販店、餐廳,調查生鮮與冷藏豬肉、肉乾、水餃、肉粽、飯糰等各式含豬肉成分的食品,共計 289 件。消基會董事兼社長許宏宇說明,所有的豬肉食品中,來源國以台灣 272 件為最大宗、亦有西班牙、加拿大、法國等國,「但沒見到任何美國豬肉製成的商品」。
許宏宇補充,消基會本次調查中,豬肉產地標示合格率達 100%,意指商品皆清楚標示使用豬肉的來源,不過僅有 1.7% 的商品明確註明食品「不含任何萊劑」。也有被抽驗的超市在豬肉食品中標示「瘦肉精檢驗把關」、「抗生素檢驗把關」等字樣,但未揭露檢驗結果。
進口破千公噸卻未被抽出 豬肉產品恐有不實標示
市場中未見任何美國豬肉,難道台灣從未進口美豬嗎?根據食藥署豬肉儀表板統計,今年 1 月 1 日至 6月 5 日,台灣已進口近 1417 公噸的美國豬肉,而豬腳、豬大腸、豬頭皮、豬腸衣等豬隻其它可食部位也進口約 1559 公噸。吳榮達說明,美國豬肉與法國豬肉的進口量相近,但消基會有抽驗到標示豬肉產地為法國的商品,但完全看不到美國豬肉製成的商品,「調查結果讓我們感到很疑惑」。
吳榮達表示,消基會未能抽驗到美國豬肉製成的食品,擔憂商品上的豬肉產地標示不實,也無法排除是否有業者將美國豬肉摻至豬肉商品後,再標示原產地為台灣或其它的來源國來混淆。他強調政府應落實「追溯追蹤」的承諾,並向消費者清楚公開美國豬肉從進入台灣到走上國人餐桌的流向,將知情權與選擇權還給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