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341635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lifes...P_vstwnABF5S8dE
摘要如下:
清洗雞蛋也會洗掉一層薄膜保護層,薄膜是天然產生的,除了可防止細菌、也可防止濕氣進入蛋內;若喪失了這層薄膜,就必須從清洗完雞蛋的剎那,直到雞蛋煮熟之前,讓雞蛋保持冷藏狀態,這也是美國法律的規定。
歐盟規定禁止清洗雞蛋,他們認為,留存保護薄膜比洗掉髒東西更為重要。歐洲人也認為,撇開安全的顧慮,用室溫雞蛋烹調出來的料理更好吃,如果把低溫冷藏的雞蛋和高脂肪物質打成蛋液,會讓脂肪再次硬化,最後會結成糊狀物,口感會大打折扣。
2016年11月農委會與中興大學的共同研究刊登於《Food Chemistry》:
比較冷藏(7度C)與室溫(25度C)兩種儲存方式,冷藏儲存的話,無論是水洗蛋或非水洗蛋的品質皆會高於室溫儲存,其中:
1. 水洗蛋在冷藏儲存3週後品質會顯著下降
2. 非水洗蛋則冷藏儲存4週仍不會變質。
------------------------------------------
個人感想:
1. 進口蛋有檢疫問題,我想一定是水洗蛋,看這篇報告,儲存3週後還能吃嗎? 報告是沒說不能吃,但大概在腐敗邊緣,且中間不可斷冷藏。
2. 全聯的常溫洗選蛋,為什麼可以不用冰,目前不清楚。
2.1 進口水洗蛋應該是有冷藏的,到了全聯變常溫。消費者買回家再冷藏一次,直到要吃的時候又解冷藏一次,這樣搞口感大概會大打折扣。
3. 非水洗蛋可室溫保存,但沒找到可保存多久的資料。
4. 非冷藏蛋較好吃,傳統市場非冷藏蛋一定不是水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