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目乏目艮目青
有問題的就是
啊這些冷鏈了四個月的蛋
流向加工,銷售還有繼續冷鏈嗎

|
說好的冷鏈呢?專家質疑進口雞蛋易變質:冷藏到蛋商就斷了
https://udn.com/news/story/123729/7438505
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表示,雞蛋南霸天涂董在面對記者的訪問中說,他一共進了308箱(一箱360顆),約11.08萬顆,再賣給全聯。農業部也說,這批台農雞蛋總計2000盒(2萬顆),全部都是提供給全聯。
他說,如果進了11.08萬顆,算上90%的洗蛋率,就是9.972萬顆,可是給全聯的只有2萬顆,那剩下的7.972萬顆去哪裡了?光以8月進口的572噸來估算,至少就有950萬顆的雞蛋,再加上農業部所說的到8月9日庫存的3700萬顆的進口雞蛋,這麼龐大的庫存雞蛋使用到哪去了?
林裕紘說,農業部到現在都沒有進入狀況,一直在講這些蛋可以冰四個月,洗後一個月也沒問題,就算上超市銷售也沒問題。他舉例,好市多的進口牛乳也可以冰2個月,但買回家後,不放在冰箱,放在室溫,也可以說不會變質,可以放滿兩個月嗎?「當然不可能。」他表示,如果進口牛奶不能這樣放,那為什麼農業部覺得進口雞蛋可以這樣放?
他表示,巴西雞蛋可不可以冰4個月?「我覺得有可能」,但一直以來他質疑的,都是在台灣的模式會導致變質,沒有辦法存放;巴西的蛋可以冰四個月,是在維持低溫冷鏈的情況下,以確保蛋白跟蛋黃不會變質。但問題在台灣進了蛋商那裡,就不會維持低溫,甚至連販售都是常溫,以一般蛋商洗選包裝後到超市架上銷售的時間約兩天,這種雞蛋解溫兩個小時之後就開始變質了,更何況是兩天後,到消費者買回使用已經是幾天後的事,買回來的雞蛋怎麼會是正常的。
林裕紘說,平常蛋商都是處理本土雞蛋,本土雞蛋銷售快不需要冷鏈,常溫販售沒問題,那這些蛋商怎麼會有大量的冷藏設備去處理這些進口雞蛋呢?他提供柬埔寨看到的日本雞蛋,以及香港進口的日本雞蛋照片,全都是冷藏的,因為出口運輸要冷藏,冷藏過後就必須維持冷藏的溫度,才能避免雞蛋的變質,消費者買回家也是放回冰箱中冷藏,要使用的時候才拿出來。
他說,台灣進口的雞蛋在海運的階段也是冷藏的,但到了蛋商手裡就沒有了,大多的蛋商都沒有足夠的冷藏設備,到蛋商手裡這些蛋的冷藏都斷掉了,溫水洗選後就開始變質了,然後常溫的配送到各使用端;雞蛋不是只有發臭了才是變質,雞蛋本身是高脂肪、高蛋白的東西,變質包含蛋白質變性的部分,有些經過高溫後不一定會造成微生物中毒的急性症狀,但也可能難以消化、造成腸胃不適。
林裕紘表示,有問題的不是進口雞蛋,而是農業部外行又無能的處置,把這些正常冷藏的進口雞蛋,變成了一顆顆常溫的變質雞蛋,又因為進口過量需要消費者埋單,這才是真正的問題;而身為監管部門的衛福部,又不肯盡職責的積極管理,才會讓農業部一錯再錯,賠上的是國人的健康以及對本土雞蛋業者的影響。
———————————
這個膿噎布不但找人背鍋自己甩鍋還要編謊再負責圓謊,是升格後也從1450加薪到14500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