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DSKINGI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20
地質鬆軟如「爛泥巴」!北市大直民宅塌陷 專家:主因仍是人為疏失
https://udn.com/news/story/123732/7426312

台北市大直巷昨日晚間驚傳民宅下陷,疑似因基泰建設施工不慎所致。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指出,台北盆地地質屬於較為鬆軟的沉積層,其中多是顆粒最細的粉砂質黏土,形同於爛泥巴。本次事故區雖屬於土壤液化低潛勢區,但本身並非很危險,一旦開挖加上近期大雨導致連續壁破裂,才導致本次意外。

郭鎧紋表示,台北地區約從40萬年前,由淡水河的三大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沖刷於,以礫石、砂、泥堆積出台北盆地。其中以大漢溪、新店溪夾帶的沈積物 顆粒較粗,顆粒最粗者為紅土礫石、其次則為粗砂、粉砂等,而基隆河帶來的則是顆粒最細的「粉砂質黏土」。

郭鎧紋指出,台北盆地北邊如汐止、內湖、士林、松山、大直、南港等區域受到基隆河影響,地質多由鬆軟的沈積物所組成,水土保持比較不容易,但粉砂質黏土本身並非很危險,即便大直該區域為土壤液化低潛勢區,也多是要碰上地震才可能發生土壤液化,「如果沒有工程開挖都不會有事。」

郭鎧紋認為,本次大直民宅主因仍在於人為疏失,較正確的做法應是灌入水泥、固定基盤。而因為人為疏失,連日降雨帶走泥沙,即便做了連續壁也會破裂,才導致本次的意外。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教授李錫堤也坦言,台北盆地北側、基隆河沿岸一帶除了地表外,地底層都是爛泥巴「很軟、很爛、含水量很高」。

但李錫堤也指出,再困難的地質條件也都能克服,只是施工上應該更謹慎,現在軟土深開發也很常見,但建設時連續壁要夠深,底部還需有鋼樑支撐並做好底盤改良,以免開挖後底部爛泥均湧上來,導致連續壁一同滑動。

李錫堤表示,「規規矩矩做,多不會出問題。」評估應是工程不夠謹慎所致。
舊 2023-09-08, 10:04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DSKINGI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