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NCK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豆腐、奶粉、鮮奶、蛋白粉、維他命]應該要公布磷、鈣的含量,補鈣的重點在『磷鈣比』,不是單看鈣有多少

台灣人的飲食大多是高磷低鈣,所以30歲之後鈣質流失的速度非常驚人,
血液中,磷的濃度愈高,就會相應從骨頭中分解出對應比例的鈣來平衡。

乳鈣(≠乳酸鈣)、硫酸鈣、醋酸鈣是解離度高的鈣分子,
鈣只有在解離成鈣離子才能被腸道吸收,否則就像吃到石頭一樣隨糞便排出體外。

解離度低的鈣分子大多只在酸性環境下才能提高解離度,
例如常見的便宜碳酸鈣,所以胃酸很重要。

豆腐=硫酸鈣 (嫩豆腐幾乎不含鈣)

奶粉、鮮奶=乳鈣
(牛的奶粉在一般情況下,磷:鈣 ≒ 7 : 9 ,而人骨中的磷:鈣 ≒1:2 。
有些奶粉會添加解離度超低的碳酸鈣去拉高鈣含量,為啥是碳酸鈣? 因為它沒味道,且便宜。)

醋酸鈣= 遽聞解離度是碳酸鈣的1萬倍,好幾年前在市面上有看過醋酸鈣的補鈣營養品,
但是近3年在市面上已經完全消失了, 目前只能從『處方藥、化工行(非食品級)』找到這東西。

豆漿= 高磷、高草酸、低鈣,只有蛋白質略高。

我認為凡是主要有利於民眾補鈣的食品,
應該要主動公布磷、鈣的含量,補鈣的重點在『磷鈣比』,不是單看鈣有多少。

我打電話去問某間知名奶粉公司詢問它的100%澳洲奶粉的含磷量,鐵罐上只有寫含鈣量,
給我的答覆竟然是:政府規定,非特定營養品,可以不公布磷的含量,我只能告訴你大致和其它乳製品相同。

依照台灣人的飲食,吃磷酸氫鈣去補鈣是很愚蠢的,因為"磷酸氫鈣"中的磷:鈣 ≒1 : 1 ,
但是你買的綜合維他命大多是採用"磷酸氫鈣",我想原因可能是解離度是碳酸鈣的30幾倍。
而且部分綜合維他命產品很賤,故意不寫含磷量。

台灣人洗腎的原因之一是"無機磷"吃太多,加工過的食品裡參了一大堆,
"無機磷"的吸收率可以輕易超過90%,甚至逼近100%。

目前建議每人每天的磷攝取量是800mg,盡量不要超過1000mg,
但台灣人的平均磷攝取量可以輕易超過1400mg,
難怪傷腎又損骨。

你們覺得目前的法規合理嗎?
衛服部那些蠢豬,是專業在哪裡?
法規制定的基礎並非依照人類的鈣吸收機制,這種不合理的法規還沿用了至少30年,
絕大部分國人雖笨,但是可教化,除非你政府只想污錢、戀權,一點也不想管國民死活。
     
      
舊 2023-09-04, 05:59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