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與《紐約郵報》
(New York Post)17日報導,
幾十年來,蘇聯一直將荒涼的卡拉海(Kara Sea)當作核廢料的垃圾場,
許多核潛艇在服役期滿後,會被運到「科拉港」,堆積在這個港口中,
數千噸的核物質就這樣進入了海洋,當地的輻射水平已超出正常值的1萬倍,
一旦這裡發生核爆,威力可能是1986年車諾比核事故的30倍。
目前,這個水下核垃圾場至少包括14具廢棄的核反應器和一艘嚴重毀損的退役潛艇。
事實上,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潛艇墓地」,分佈範圍從美國西北太平洋,
經過北極圈,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海參崴都有,
許多從冷戰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舊潛艇成為不同海軍核部隊被迫處理的要務,
而俄羅斯對於退役核潛艇的處理方式就是將軍艦上拆下的反應爐到卡拉海內,
有時甚至省了事先卸放燃料的步驟,在高輻射燃料棒仍完好無損的狀態下,
就把反應器丟入深海。
看來海軍真的是慣犯...
卡拉海
卡拉海曾是蘇聯傾倒核廢料的地方,共計有六艘核動力潛艇反應爐和十個核反應爐在該海域中。
一份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顯示,此地的核輻射較低並處於較小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