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鄭克塽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降清,
隔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就開始屯兵了。
一是防日本海盜。
二是抓補鄭氏殘存勢力。
福建通志台灣府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90870#p13
引用:
台灣鎮
康熙二十三年設,轄本標中、左、右三營、城守左、右軍、水師協標三營、北路協標二營、嘉義營、澎湖協標二營、南路營、南路下淡水營、艋舺營兼轄滬尾水師營、新設噶瑪蘭營,聽福州將軍、閩浙總督、福建水師提督節制
挂印總兵官一員,駐札台灣府城,雍正十一年准照山陝沿邊之例挂方印。
鎮標中營游擊一員駐札府城中路口、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外委千總二員、外委把總三員、額外外委三員,馬戰兵四十名外委額外在內、步戰兵四百九名、守兵四百二十五名,兵戰馬四十匹。
左營游擊一員兼管右營事,駐札府城北路口、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原四員,道光四年撥一員北路右營、外委千總一員、外委把總三員、額外外委三員,馬戰兵四十名外委額外在內、步戰兵三百十八名、守兵三百九十五名、兵戰馬四十匹。
右營游擊一員道光六年移駐竹塹,改為北路右營游擊,歸北路協副將兼轄,本缺歸左營兼管,十三年奉准照舊增設、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嘉慶十四年裁歸艋舺一員、把總三員、外委五員、額外外委二員,馬戰兵四十名外委額外在內、步戰兵二百六十五名、守兵三百四十八名,兵戰馬四十匹。道光六年,統歸左營兼管原額標下中、左、右三營共兵二千七百七十名,康熙六十年移駐澎湖,六十一年仍移舊台灣府,自後複經增改調汰,今存兵額如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