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endry2002
其實我陪家人看了幾次醫師
多數醫師都很清楚病患家屬的辛苦
精神科醫師在面對病患的對話
他們會用很多方式開導病患
精神科醫師其實也明白
這種病患要不然就是只能服藥到人走
要不就是病患自己想開走出來
病人若沒有病識感
這病人其實就是會嚕照顧者直到他走的那一天

|
症狀組成的成份跟表現會融合患者的個性
因為這不是一種細菌或病毒造成的傳染病
所以其實你說的也只是代表你遇到的那個案例的情況
你會你遇到這個病患有負面的評價或許只是因為你對他沒有愛(或足夠的愛)
覺得這個人沒有價值(過去的作為或未來的展望)
我想CoCo或張國榮有很多人願意愛他們
願意聽他們說那些抱怨
願意陪伴他們渡過
雖然也許他們都憋著
覺得沒有人(沒有自己覺得足夠重視的人)可以訴說
最後那張圖沒有錯
只是你不想為了你那個個案配合這麼做而已
自己愛的小孩說感冒吃好多藥真苦
會對小孩說
要乖乖吃啊感冒才會好
可是如果是從小對你兇的父母
又或是從小到大只會給家裡添麻煩沒貢獻的兄弟姐妹
說憂鬱症吃好多藥真累真煩
可能你就沒有耐心安撫了
當然我不是說每個患者都值得家人的用心對待
可是那些圖片只是在教導說
如果對方是你重視的人你想要伸出援手
請不要用錯方式去幫助他們(如果你不是真的想幫就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