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olo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58
2011-04-28 眾人誤解,什麼叫外匯存底?
外匯存底(Foreign reserve)又稱外匯準備金,依法是由中央銀行保管,也因此「存底」二字,
讓許多人反而誤解,指台灣經濟剩下多少錢可用。

簡單來說,外匯指的是外國的貨幣(現金、存款、支票、本票、匯票等)
與可以兌換成貨幣的有價證券(公債、國庫券、股票、公司債等),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
國人取得外匯透過銀行結匯後可換成新台幣,央行收到的外匯就能累積為外匯存底。

另外,新台幣不在國際間流通,所以國人旅遊或企業的原物料進口都要使用外匯,外匯存底就是要支應這些需求。
更重要的是,央行會保留一定額度的外匯存底,主要用於緊急時,可穩定和控制匯率,因應平時國內的外匯需求。

外匯存底由4大成份比重而來

外匯存底每月七日由中央銀行對外發布最新數據,是台灣對外輸出所賺得的,為所有國民持有。其中包括:
政府所持有的黃金、
政府所持有的可兌換外幣、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國外資金,
以及全體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的國外資產淨額。


而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存底,是以收存的「郵政儲金轉存款及銀行業轉存款」買入,買入外匯時就要付新台幣。
若支付救經濟而動用外匯存底,等於是央行「再次」支出新台弊,恐造成央行負債大於資產,產生相當可怕的通貨膨脹。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3-05-24, 04:26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