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cbd
你拿中國去類比日本就是錯誤的,兩個國家經濟差異這麼大,怎麼同樣是通縮會有相同結果?
再說日本差不差?你要跟日本泡沫時代前比才對,日本經濟通縮蕭條了30年,你居然還說不差?
還是你認為只要不餓死就算不差?
|
跟泡沫相比是錯誤的, 因為那是泡沫, 你必須把實際情況, 盡量拆開來看.
你說房地產/股票, 那當然日本泡沫時代前比較旺盛啊! 但工作機會與環境呢?
=> 其實差異沒那麼大, 日本最大的改變, 是國內投資轉海外投資, 最近又轉回國內投資.
國內薪資, 生活水平, 工作環境, 其實原封不動數十年, 你不用太誇張說餓不死就不算差.
真正差異在於他們職員裡面, 留在日本國內, 以及願意派駐海外廠的巨大收入差異.
細節很多, 我就跳過, 你願不願意相信我這個結論, 無妨.
他們很多後來的社會問題, 其實是跟民族性有關, 以及整個社會風氣的低迷轉變.
也跟人口結構有關.
最直接的, 他們原封不動數十年的工作條件以及薪資, 我們現在才大概追上.
(加上日本對台幣比較差) - 所以你要說他們衰弱/失落的那些年, 是他們的文學.
對比意氣風發要買下日落大道跟紐約, 他們後來的確是低潮.
但, 實際上工作的數量質量, 還是很高的, 只是也很多遷移海外, 要跟過去才有.
即使不跟過去, 國內也沒那麼差, 只是沒有進步; 其餘的, 其實是社會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