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柚子茶
*停權中*
 
柚子茶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四大內銀首發TLAC債 最少400億 補充資本要求 增吸收損失能力
信報財經新聞
2023年4月15日週六 上午3:44

市場對瑞信的AT1(額外一級資本)債券全部撇賬引發的關注未完全消散之際,據報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將首次發行具備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債券,計劃最快於6月發行,總值最少合共4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滿足2025年初國際的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另外,四大內銀近期亦密集發行二級資本債以補充資本,3月下旬至今,合共發行了逾205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

料在岸試水溫 瑞信影響微

分析認為,四大內銀今次擬於在岸發行TLAC,相信是希望在瑞信事件後,先測試水溫,了解市場反應,估計四大內銀今次發債價格未必因瑞信事件而有太大影響,發債結果能否作為日後境外發債的參考仍要拭目以待。

彭博引述消息指出,工商銀行(01398)、農業銀行(01288)、中國銀行(03988)及建設銀行(00939),已接洽投資銀行,就擬於在岸市場發行TLAC債開展工作,計劃最快於6月發行。根據初步計劃,每家銀行發行規模至少100億元,具體發行規模和時點尚待監管批覆且存在變數。人行、銀保監及四家內銀暫未就查詢回應。

中國的四大內銀均屬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按金融穩定理事會(FSB)要求,除滿足必要的資本充足率外,還需要具備相當規模的總損失吸收能力。

中資銀行近年較多透過AT1及二級資本(Tier 2)債券補充資本。銀行現時尋求發行可以滿足監管要求的TLAC債,因為TLAC債或為銀行提供一種更順暢的融資方式,當銀行出現流動性甚至破產清算風險事件時,TLAC債券可以在Tier 2和AT1債券之後吸收損失。

惠譽評級金融機構主管薛慧如表示,近期的風險事件顯示擁有強大的資本緩衝和總損失吸收能力的重要性。而TLAC債券可能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並以較低的成本發行,但離岸債市最近的波動可能會增加TLAC債券發行的不確定性。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瑞信AT1事件的確對國際投資者的信心產生負面影響,若四大內銀先考慮於在岸市場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結果應會比較理想,如果規模僅100億元則是杯水車薪。

計算規則未明 缺口差異大

根據標普測算,到2025年初,四大內銀要符合TLAC要求的缺口高達3.7萬億元,惠譽則估計為1.3萬億元。目前對於TLAC計算規則有待監管進一步明確,如存款保險基金的計入比例等,因此測算結果會存在較大差異。

中國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首席投資官、金融市場總經理顏劍文指出,瑞信AT1事件發生時,該類債價一度下挫,近期已有所回升,特別是一些知名機構,其債價大致已回復至瑞信事件前的相若水平;一些名氣沒那麼大的機構AT1債價雖有回升,仍低於瑞信事件前的水平。他認為,銀行趁市場回穩發債可以理解,相信四大內銀於在岸發行TLAC問題不大,價格不會因瑞信事件而受太大影響,但即使在岸反應良好,不代表境外市場反應一樣,仍要觀察。

另外,四大內銀近期相繼發行二級資本債以補充資本。據路透統計,3月下旬至今,工行、農行、中行和建行合共發行了2050億元二級資本債,期限包括10年期並可於第五年提早贖回,15年期並可於第十年提早贖回,四大行的10年期二級資本債,息率均為3.49厘,15年的二級資本債,除工行的息率為3.58厘,其餘息率均為3.61厘。
https://hk.sports.yahoo.com/news/%E...-194400588.html
舊 2023-04-16, 08:19 AM #2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柚子茶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