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台灣要做的恐怕不是消滅小農, 而是直接納管整個農業了, 因為那心態問題不是短時間.
=> 很多人會說我這個觀念很有問題, 但有時候直接介入納管(類共產主義)可能才有救.

說真的打從兩岸敵視玩大了以後已經不斷有這種過度產但無法銷(產銷失衡).
其實說明了過去都是對岸吸收了台灣的一些產量(這裡就先不批評什麼顏色的錯).
=> 當然這次是短缺而不是過量, 但重點是一種重複無法調度的情況.

這也點出一個問題, 台灣土地政策裡面為何農&建這麼龐大的比例(以需求而言).
前者產出要自給自足的國安(那就更需要改革效率以及規畫安排產能), 後者理由是...?
=> 住房比較多, 方便打巷戰?

很多人罵農地工廠, 卻沒仔細去思考農地工廠的起因? 只說這是便宜? 忽略排擠效應?
我並不靠這個維生, 相反的都是跑科學園區, 工業園區, 但不代表不能理解這種現象.

為何農地效益低到乾脆給工廠運用? 而不是"建地"轉工廠? 有沒有思考過?
大家都曉得是價格, 那為何價格呢?

要不, 來查查近幾年來住房增加量 VS 人口增加量, 來看看合理不合理.
缺工業地, 但農地, 建地很多, 都沒有人要思考這個不合理性? 台灣土地規畫很妙?

算了, 說多也累, 最好就是不要管, 合不來就離開, 批評還惹人厭.
對啦, 都仇視資本, 問題是找對對象嗎? 該仇視營運資本? 還是房地產地主資本?
前者還有生產力, 雇傭, 以及資源調動等功能, 後者是一攤死水等著收錢而已.

各位道德魔人自己好好思考.
舊 2023-04-10, 11:43 AM #10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