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qwer456
我覺得這種文化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優點:感覺有被尊重,消費心情較好
我不是指"稱謂",其實稱謂影響不大
例如到便利商店買東西
有些店員結帳完會笑臉跟你說謝謝,現在變成我跟店員說謝謝居多
也有遇到一些學生打工的,從頭到尾一臉臭臉
那種態度好像是你欠我的,本大爺只是來這邊打工的
老實說這樣的態度也沒錯啊,照以前那年代這樣算很正常吧
(不講究服務精神、東西到位、結帳完成即可)
現在被這些"客套文化"影響,遇到這樣的店員反而覺得有點不被尊重
但其實人家也沒做錯什麼,所以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也很難說
未來可以確定這種客套文化應該會越來越普遍
企業、店家都會要求"說話的藝術"、"態度",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
可能是台灣社會對呼稱越來越講究
多年來帶有一點點歧視的呼稱都改過來
以前原住民叫山胞或山地人
外勞要稱移工
流浪漢或遊民,一律改稱街友
連老人都要用長者或銀髮族來稱呼
何況服務業客人是衣食父母,稱呼老闆也很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