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忠烈祠今舉行春祭 神社爭議烈士後代提不同看法
羅福星後代表示無法接受祖父的牌位放在神社裡頭祭祀,日本人看了也應該覺得奇怪。
蔣渭水的後代不反對目前的活化及觀光活動,但反對日本神祇所象徵的精神,台灣人不是皇民,應該效仿不義遺址的模式,多展示一些反殖民運動、帝國主義的文史,在活化及觀光活動的同時,也要做正面的展示。
瓦丹阿目伊後代不會對神社活化的行為,有特別的想法,祖先的牌位,代表的是之前的事蹟,事蹟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不同的歷史脈絡,都能在此地多元的表達。對於此地的觀光及活化,因他曾幫市府的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上過課,若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脈絡,他抱持肯定態度,不會因為日本神社與忠烈祠共存而受影響。
歷史和事蹟才是最重要的
就算神社沒了, 忠烈祠搬了, 都不會影響曾經的歷史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曾經的歷史, 才是最重要的事
愈吵愈旺? 桃園神社單日破5000遊客
就說這廠商很會辦活動, 根本不用擔心沒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