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劉大年觀點:臺灣─宏都拉斯FTA的發展
臺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開始積極尋求洽簽FTA對象;
由於中國大陸因素的影響,臺灣只能以邦交國為目標。環顧臺灣當時友邦,以中美洲國家條件相對較好,
所以臺灣先後與巴拿馬(2003年)、瓜地馬拉(2005年)、尼加拉瓜(2006年),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2007年),
完成了FTA,此可視為臺灣第一波FTA成果。
除了臺灣與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為三邊FTA外,其他均為雙邊FTA。
FTA持續與否取決於協定中的規定,與「邦交」並無關係。
因為通常FTA會納入「終止條款」,參與協定任一方均有片面終止FTA的權利。
終止程序是必需正式通知對方後,在一定期限後FTA自動失效;
以臺薩宏FTA為例,在通知終止FTA後180天FTA即失效。
目前與臺灣斷交的FTA國家中,臺灣與巴拿馬及薩爾瓦多的FTA仍持續,
臺灣與尼加拉瓜FTA,則已經在去年7月正式終止。
雖然自由貿易協定存廢與邦交無關,但FTA屬於官方協定,官方關係惡化會影響到FTA的推動。
在FTA內容中,除了消除關稅開放市場外,還包括產業合作、標準統合,以及相關的官方經貿交流。
除了關稅減讓外,其他項目大多會隨著邦交的終止而停擺,進一步又減損FTA的功能。
事實上,臺灣與中美洲國家FTA已生效多年,雙邊貿易雖有成長,但所占比例仍微不足道。
另外臺灣過去在中美洲國家有一些投資,主要是傳統產業的紡織業為主,以出口到美國市場為目的;
近年來在中美洲國家投資環境未有改善下,也已經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