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olo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1
#825

雞大致可分成肉雞和蛋雞,蛋雞是專門用來生蛋的雞,肉雞則是一般食用的雞肉;
蛋雞在台灣飼養量約4,500萬隻,不同於肉雞養到一定年齡(白肉雞約35天)即宰殺,
蛋雞大致養到1歲半到2歲左右,產蛋率下降才會被淘汰。
根據農委會畜禽統計資料,2021年雞蛋產量約83億顆,
換算該年底人口數量,平均每人一年吃掉350顆蛋,幾乎一天一顆

除了消費者較熟悉的蛋、肉雞外,另一種功能特殊的雞就是種雞,他們的功能為繁殖用,
任務是交配,生出優秀的下一代,目前台灣每年約進口20∼30萬隻種雞

種母雞約養到20週左右就能生蛋,不過要等到約30∼32週齡,
產下的蛋才會穩定、孵化率較高,破蛋隔日經過性別鑑定出來的母雞才能當成商用販售,
加上孵化期21天,一隻商用母雞至少需經過231天才能誕生

這些商用母雞在一日齡時,就會被種雞場賣到中雞場,由中雞場接手飼養約75天,再賣給蛋雞場。

蛋雞場跟中雞場訂購中雞,可按照自己需求訂購75、80、100日齡等不同年紀
買來後在自己禽舍養到約18∼20週齡(126∼140天,依品種有所差異)左右開始產蛋。
彰化芳苑鄉蛋農陳秋池表示,中雞從別人的雞場過來,需要一段適應期,所以蛋農都會再多養1、2個月。

目前全台只有5家種雞場,每年進口種雞數目都有總量管制,由農委會和業者協調,
依各種雞場前3年平均實際進口量分配額度,每3年檢討一次,
且每批種雞最多飼養到85週齡(595天)就要淘汰。
這個制度起源於2002年,主因是農委會希望從源頭管控雞隻數量,避免雞蛋過剩、蛋賤傷農。
由於進口種雞有配額限制,要談代理權,對飼養、孵化、禽舍管理的技術要求高,
相對投入的資本額也高,能存活至今的業者都是早早切入市場,不容易有新競爭者。

農委會核定的每年進口種雞配額以19萬隻左右為原則,
但也會依據當年飼養和市場狀況另開專案配額數,例如去年(2022)台灣禽流感疫情嚴重,
進口種雞就達26萬隻,今年(2023)1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宣布擴大進口種雞,預計配額30萬隻。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3-03-22, 03:31 PM #8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現在在線上